WMS系统下的货位管理与补货策略设计

货位管理与补货策略是WMS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优秀的货位管理和补货策略可以提高仓库货物的效率、减少库存成本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对仓储业务的整体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分享一些WMS系统下的货位管理和补货策略设计的经验和思考。
一、货位管理
货位管理是WMS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库存的管理及订单的开单、出库等环节。货位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货位的规划、利用以及动态调度,实现最小化库存、最大化满足订单需求等目的。
1.1 货位规划
首先,要根据不同货品的重量、码放方式、保鲜要求等特点,规划合理的货位布局。一般建议使用中等大小的货位,便于灵活调度,同时还应考虑货位之间的距离和通道宽度,以便叉车等搬运工具能够方便地进出。
1.2 货位利用
在货位利用方面,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货位的占用率,二是货位的存储效率。
对于货位的占用率问题,需要按照货品的大小和数量,设计并确定每个货位的最大存储容量。货位空间利用率过低将导致许多浪费,而过高则会增加库房人员的操作难度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
对于货位的存储效率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货位分配方法。仓库管理者可以根据货品的销售频次、体积、重量等信息,使用ABC法则或其它方法制定货位分配规则。通过精准的货位分配,可以让常被销售的物品更容易拣选,提高仓库工作效率。
1.3 动态调度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货位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变得杂乱无章。此时,仓库管理者需要及时调整货位布局,调度货放位置,保证一定的库存效率和订单满足率。动态调度需要注重货位的收纳能力、存储效率、货位之间的距离、订单的紧急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并在保证运营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工干预,使WMS系统自动实现动态调度。
二、补货策略
补货策略与货位管理密不可分,它是指在WMS系统下,根据库存水平、销售历史、订单需求等信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货位进行补货,以提高库存效率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2.1 补货周期
补货的周期应根据货品的销售情况及产地等因素而定。例如,常销商品可以根据销售情况进行每周或每两周补货,但极端季节性的产品则可能需要每天进行补货。
2.2 补货数量
补货数量的多少应该考虑货品的销售速度和库存极限数量,避免库存过多或过少造成的损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借助WMS系统自动调度运作,减少人为干预,提高补货的效率。
2.3 补货质量
补货质量指补货员对货品的验收、摆放等操作的质量。补货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货物的防潮、防震、防折等条件,以免货物在补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并通过WMS系统做好记录。
三、总结
综上所述,WMS系统下的货位管理与补货策略设计可以提高仓库效率、降低库存成本和人力资源浪费,对仓储业务的整体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规划和利用货位、并且制定合理的补货策略都是每位仓库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飞讯软件成立于2006年,拥有自主研发低码开发平台。是一家集“营销、制造、采购”全链路数智化工厂定制方案商和服务商。产品服务:数字化车间、互联工厂和链主工厂。公司以MRO、ERP、MES、WMS、CRM、SRM等产品为基础,为客户提供数智化工厂整体方案规划和落地陪跑服务,服务范围覆盖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致力于帮助客户创立切合实际场景、可传承、可创新的数字化运营体系,解决“流程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和决策智能化”等问题,为不同企业、不同阶段实现不同的经营目标。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