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ERP库存参数

ERP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协助企业进行各种运营管理,包括库存管理。正确的库存管理策略和参数设置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回流速度和降低货物滞留风险。在本篇文章中,我将讨论如何调整ERP库存参数,以便实现优化库存管理的目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ERP系统中的库存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包含以下功能:
1.库存收货管理:对采购或供应商送货的商品进行入库管理,包括验货、检查、记录等。
2.库存发货管理:对销售或客户退货的商品进行出库管理,包括订单处理、备货、配货、出库、售后服务等。
3.库存查询管理:对库存品种、数量、价值进行查询、统计和报表生成。
4.库存调整管理:对库存数量不匹配的商品进行盘点、调整或报损处理。
5.库存预警管理:对库存的最高/最低存储量进行预警设定,及时调整库存策略。
在设置ERP库存参数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置安全库存量
安全库存量是指企业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需求而保留的最低库存量。在设置安全库存量时,企业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销售预测误差、供应链延迟、产品生命周期等。通常,安全库存量等于平均日销售量与供货周期之积加上一定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设置在20%-30%之间。
2.设置最高库存量和最低库存量
最高库存量是指企业为控制库存过高而设置的最大库存量。最低库存量是指企业为避免库存不足而设置的最小库存量。在设置最高/最低库存量时,企业应该考虑到销售季节性、库存周转率、资金回流速度等因素。最高/最低库存量的设置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库存的最佳利用效果。例如,最高库存量可以根据销售高峰期进行调整,以避免过度备货;最低库存量可以根据销售低谷期进行调整,以避免缺货风险。
3.设置进货周期
进货周期是指企业从下单到收货所需的时间。在设置进货周期时,企业应该考虑到供应链的稳定性、供应商的信誉度、交通运输时间等因素。进货周期的设置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库存控制效果。例如,进货周期可以根据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进行调整;进货周期还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以应对销售高峰期或销售低谷期的需求变化。
4.设置保质期管理
保质期是指商品从生产日期到过期日期之间的时间范围。在设置保质期管理时,企业应该考虑到不同商品的保质期限及其存储方式、存储环境等因素。保质期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库存商品的品质和安全,避免过期商品的滞留和损失。例如,企业可以设置保质期预警功能,提醒库房人员及时处理即将过期的商品;企业还可以根据商品的保质期特点进行分仓管理,以降低商品过期风险。
5.设置库存分类管理
库存分类管理是指将库存商品按照不同特点进行分类管理,以便于管理和统计。例如,企业可以将库存商品按照品牌、型号、颜色、尺寸、产地等进行分类管理,以方便采购、收货、发货和盘点。库存分类管理可以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成本和工作风险。
综上所述,ERP库存参数的设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库存管理效果。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库存管理策略和参数设置,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供应链环境。
飞讯软件成立于2006年,拥有自主研发低码开发平台。是一家集“营销、制造、采购”全链路数智化工厂定制方案商和服务商。产品服务:数字化车间、互联工厂和链主工厂。公司以MRO、ERP、MES、WMS、CRM、SRM等产品为基础,为客户提供数智化工厂整体方案规划和落地陪跑服务,服务范围覆盖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致力于帮助客户创立切合实际场景、可传承、可创新的数字化运营体系,解决“流程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和决策智能化”等问题,为不同企业、不同阶段实现不同的经营目标。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